1、項目背景。認真貫徹“十分珍惜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”的基本國策,具體落實《鄢陵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》和《鄢陵縣土地開發整理規劃》。通過土地整理,提高耕地質量,增加有效耕地面積,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,優化土地資源配置,提高土地利用率,調整農村產業結構,促進農村經濟發展,實現鄢陵縣耕地總量動態平衡,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土地保障。
通過項目區土地整理,增加有效耕地面積,保障耕地面積占項目區總面積的96.92%,提高耕地質量,建設標準農田,改善農作條件;以保護和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為根本前提,保障生態植被覆蓋率不低于96.92%,按現代農業要求,結合項目區實際條件,系統配套水利、道路、電力等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,做到“田成方、路成框、林成行、渠成網”。因地制宜,合理布局項目區內土地利用類型,優化項目區內農業結構和區域產業結構,加快區域經濟發展。
2、委托單位。鄢陵縣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委托我司承擔該項目的編制工作,項目于2006年通過市級評審驗收。
3、主要內容。在對項目區社會、經濟及生態環境進行調查論證的基礎上,分析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、土地整理潛力,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;
根據項目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、土地利用現狀分析、土地適宜性評價和土地整理潛力調查,制定2006年土地整理目標、任務和方針;
根據項目區的自然條件、資源狀況、區位條件,合理安排土地整理項目區內耕作田塊、灌排體系、道路網、防護林帶的布局,確定土地整理項目的總體布局;
按照項目總體布局要求,以工程技術可行、經濟合理、改善生態環境、提高土地生產力、經濟發展需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為原則,對土地整理項目區的土地平整工程、耕作田塊工程、水利工程、道路工程、防護林及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項目進行具體規劃;
對規劃方案進行社會、經濟和生態效益綜合評價,制定項目區規劃實施和管理的措施。
4、主要成果。規劃文本、說明、圖件、預算、可行性研究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