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項目背景。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關精神和部署,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工作, 根據國土資源部《關于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的通知》(國土資發〖2005〗197號)、國土資源部辦公廳《關于編制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》(國土資廳發〖2006〗42號)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《關于設立建設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有關問題的通知》(豫國土資發〖2006〗54號)的要求,結合鄲城縣實際,設立建設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。
2、委托單位。鄲城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我司承擔該項目的編制工作,項目于2006年通過市級評審驗收。
3、主要內容。1、示范區建設規模為4307.72公頃,其中基本農田面積3357.18公頃。經過整理,新增耕地面積144.31公頃。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,推進農村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土地保障。
2、建設排灌區,灌溉保證率達到75%,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。建設道路系統,根據示范區已有道路體系、渠系布置狀況及田塊規劃,對示范區內道路進行規劃布局,田間路統一改土路面為硬化路面,生產路面進行夯實平整。根據示范區的自然條件、主要災害情況以及農業區劃的要求,進行生態防護林布設,防護林沿田間道路兩側布設。把示范區建設成為“田成方,林成行,渠成網,路成框”且基礎設施完備,生態環境優越,生產效率高,生產條件好,整體功能強的現代化基本農田示范區。
3、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,使土地生產率有較大的提高,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轉變,使土地生產力提高12%以上。
4、進一步完善基本農田基礎數據和檔案標志,建立健全保護和監督網絡,完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,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,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社會監督和鼓勵機制,爭取政府支持,將農田水利建設、農業綜合開發、耕地質量建設、農田林網建設、使用土地出讓金的農業土地開發等支農項目優先安排在示范區,建立集中投入機制,實現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任務和目標。
4、主要成果。規劃文本、說明、圖件、數據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