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項目背景。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積,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措施之一;是提高土地質量,促進土地集約化利用的重要手段。積極開展土地整理,對于緩解人地矛盾,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,促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為更好地開展周口市沈丘縣留福鎮于古同、小李莊土地整理項目區的土地整理,加強對項目區土地整理的規劃管理,編制本規劃。
2、委托單位。沈丘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我司承擔該項目的編制工作,項目于2005年通過市級評審驗收。
3、主要內容。該項目區建設總面積為66.27公頃,其中磚瓦窯面積較大,達7.60公頃,共占項目區建設規模的11.47%。根據沈丘縣自然條件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、生態環境狀況、土地整理資金投入能力及項目區基本情況等,確定周口市沈丘縣留福鎮于古同、小李莊土地整理項目的目標為:
1.項目區建設規模為66.27公頃。經過整理,共有64.77公頃耕地交付農民使用,新增耕地面積6.63公頃,新增耕地比率為10.00%。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,推進農村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土地保障。
2.平整土地,建設井灌區,系統配套農田道路和防護林帶,建成“田成方、路成網、樹成行”的農業生態景觀。
3.采取工程、生物措施,建立生態保護工程,改善項目區的生態平衡,達到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與穩定,能夠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物質來源和良好的環境,形成一個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整體。從而把項目區建設成為“田成方、林成行、渠成網、路成框”且基礎設施完備、生態環境優越、生產效率較高、生產條件良好、田園景觀美好、整體功能較強的現代化土地整理項目區,對周邊地區的土地整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。并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,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,實現集約化經營,發展地方經濟,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,為貫徹土地基本國策,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,增加農業生產科技含量,推進農村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4、主要成果。規劃文本、說明、圖件、預算、可行性研究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