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項目背景。土地整理可改善耕地種植結構,確保農田旱澇保收,有利于農業機械作業,提高農業產量。寶豐縣共有耕地42140.9公頃,人均占有0.09公頃。發展經濟與保護耕地的矛盾日趨尖銳,積極開展土地開發整理,對于緩解人地矛盾,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,促進農村經濟現代化建設、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為更好地開展項目區土地整理,加強對項目區土地整理的規劃管理,編制本規劃。
2、委托單位。寶豐縣土地管理局委托我司承擔該項目的編制工作,項目于2001年通過市級評審驗收。
3、主要內容。通過項目區土地整理,提高耕地質量,建設標準農田,改善農作條件,增加有效耕地面積,保障凈增耕地面積不低于項目規劃設計面積的10%,按現代化農業要求,結合項目區實際條件。因地制宜,統籌配套水利、道路等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,做到“田成方、林成網、溝相通、路相連、地平坦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”,基礎設施完備,生態環境優越,生產效率較高,生產條件良好,田間景觀美好,整體功能較強的現代化土地整理項目。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,增加農業生產科技含量,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。
項目區位于河南省寶豐縣南部,應河北岸,東接柳溝營界,西接馬街村,南靠應河與胡莊搭界,北接石洼界,基本呈不規則矩形。項目區土地總面積615.08公頃,項目區涉及3個行政村集體土地,其中:東彭莊村375.56公頃,白水營村139.95公頃,薛潭99.57,居民6160人。
4、主要成果。規劃文本、說明、圖件、預算、可行性研究報告